完全性肠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榆林三院为90岁高龄老人摆脱巨型腹股沟嵌 [复制链接]

1#

高龄老人因体质退化和功能衰退,属高风险对象,因此,高龄也成为很多外科手术的“禁区”。近日,医院综合外科病区的一位90岁高龄老人脸上却乐开了花,他将康复出院,如愿回到儿孙承欢膝下、心心念念的家。

患者(贺大爷)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70多岁的时候家人发现左侧腹股沟有一个肿块,形如鸡蛋,站立时鼓出来,躺下就不见了,起初子女带着老人就医,诊断为“腹股沟疝”建议手术治疗,“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开刀,反正没啥不舒服,混一年是一年呗!”老人心想,家人尊重他的意见,决定放弃手术保守治疗。这样一晃就是多年,逐渐步入高龄,肿块也从最初的鸡蛋变成足球般大小,严重影响生活起居。

患者家属同意手术治疗,主管医师白海锋与科主任韩永彬探讨后,决定组织综合内科、麻醉科进行会诊详细讨论,分析认为嵌顿时间较长,合并有肠梗阻,肠管有可能发生缺血坏死,与麻醉医师反复斟酌制定了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在紧张气氛下开始,开腹探查松解嵌顿肠管,肠管无坏死,细致分离多处小肠、大网膜与疝囊的粘连,粘连的肠管得到完整的分离,还纳至原位;疝囊内抽出大量积液,后对左侧腹股沟区嵌顿疝进行了高位结扎修补术,手术迅速平稳。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很快就能正常饮食和下床活动。术后的顺利康复也验证了当时手术的及时性和术中决策的合理性。

健康科普:疝,俗称“疝气”,可能出现、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最常发生在儿童和老人。该病好发于男性,约有三分之一的男性会“中招”,特别是中老年男性。成人疝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延误治疗很能出现疝嵌顿甚至肠管坏死而危急生命。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疝的发病率11.8‰,很多像贺爷爷一样的老年患者,由医院检查和治疗,不仅严重限制了日常活动,而且留下了极大的健康隐患。所以对于疝气患者,大力倡导“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