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肿瘤都完全手术切除了,为何还需要全身化疗呢?
不少情况下手术虽然已把肠肿瘤彻底切除,但时隔一年半载,远处的器官(如肝、肺)却出现了转移或局部复发,为了防止出现这些情况,我们需要选择综合治疗,如全身化疗(化学药物通过静脉输液方式进入身体,消除血液里或淋巴内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通俗说打针)。
以往一直认为肠癌对化疗是不敏感的,且对身体带来损害,因此病人或家属会很排斥化疗。随着各种好的新药被研发,化疗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可提高疗效、防止复发、延长生存时间,因而当前化疗已成为肠癌综合治疗中很重要的手段。
另外要提醒:不推荐化疗不等于绝对不会复发,只是化疗后大部分病人没有获益;化疗了并不等同于绝对不会复发或转移,只是降低了复发的风险。
哪些肠癌患者术后需要化疗呢?
(1)Ⅰ期(1期,肿瘤局限于肠壁内层):术后不需辅助化疗。
(2)Ⅱ期(2期,肿瘤接近或已钻到肠壁外,但无淋巴结转移):术后是否需要预防性辅助化疗还存在争议,但有研究表明,存在一些高危因素*的,且错配修复基因无缺失**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以从化疗中获益。
(3)Ⅲ期(3期,有淋巴结转移或有癌结节):术后需要预防性辅助化疗。
(4)Ⅳ期(4期,存在肝、肺、腹腔、骨等转移):姑息化疗,控制肿瘤,延长生命。
另外要不要化疗还有根据病人的年龄(超过70岁要斟酌)、身体状况、经济条件、有无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其他恶性肿瘤)等。对于合并有脏器功能明显异常的基础疾病的病人,建议与原就诊医师联系协商。
*高危因素指①T4期肿瘤;②低分化、黏液腺或印戒细胞癌;③淋巴管/血管浸润;④神经侵犯;⑤肠梗阻;⑥局部穿孔;⑦手术切缘阳性或不确定;⑧清扫的淋巴结数量不足(<12枚)。**错配修复基因缺失为dMMR/不缺失为pMMR;微卫星稳定为MSS或MSI-L/高度不稳定为MSI-H
肠癌术后的第一次辅助化疗是何时开始的?
推荐术后身体恢复后应尽快开始辅助化疗,一般在术后3周左右开始,不应迟于术后2个月。超过3个月,辅助化疗不能带来生存获益。
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具体方案是什么?
随着信息传播网络化,成熟的化疗方案往往是欧美多个医学中心通过反复临床研究实践确定,并获得广泛专业认可后,详细写在多个指南上提供给全球相关医师执行,因此一方面化医院或某个专家制定的,另医院接受某方案化疗后,即使出国,也可以在国外被认可继续完成同样的方案。
XELOX(又称CAPOX)与FOLFOX是目前各指南推荐的肠癌术后首选辅助化疗方案,前者方案更方便(第1医院打针,口服化疗药物2周,休息1周,每3周1次),但吃药反应不适,依从性差,影响效果;后者方案(第1天打针,身上挂个输液泵维持46-48个小时,每2周1次)相对麻烦,但执行完成度好。
XELOX方案具体方法:(如果手臂静脉差,建议先留置PICC管或输液港即port)第一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针(一般缓慢输注3~4小时),接着口服卡培他滨片2周(每12小时1次,每次3片),休息1周。因此每3周算1个疗程。
FOLFOX方案具体方法:(须事先留置输液港即port或PICC管)第一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针(一般缓慢输注3~4小时),接着亚叶酸钙(提高氟尿嘧啶效果)静滴,最后接氟尿嘧啶注射液的输液泵(球或小方盒子)维持46~48小时(医院医院)。每2周算1个疗程(一般从第一天治疗开始算时间)。
另外部分肠癌比较早期的(如无高危因素的2期患者、高龄老年或一般身体情况欠佳)可考虑单纯口服卡培他滨2周,休息1周作为1个疗程。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化疗药,可考虑用雷替曲塞针代替卡培他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