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日复习第37日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653.html

腹股沟疝

一、概述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

斜疝是最多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多发生于男性,右侧比左侧多见。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腹股沟斜疝的基本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包块。有的患者开始时包块较小,仅有轻度坠胀感,此时诊断较为困难;一旦包块明显,并穿过浅环甚或进入阴囊,诊断就较容易。

(1)易复性疝:除腹股沟区有包块和偶有胀痛外,并无其他症状。用手按包块并嘱患者咳嗽,可有膨胀性冲击感。如患者平卧休息或用手将包块向腹腔推送,包块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

(2)难复性疝:主要特点是包块不能完全回纳。

()滑动性疝:包块除了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状。

(4)嵌顿性疝:通常发生在斜疝,强力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是其主要原因。临床上表现为包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用手推送不能回纳。包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不但局部疼痛明显,还可伴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疝一旦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少;多数患者的症状逐步加重。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发展成为绞窄性疝。

(5)绞窄性疝:临床症状多较严重。但在肠袢坏死穿孔时,疼痛可因包块压力骤降而暂时有所缓解。因此,疼痛减轻而包块仍存在者,不可认为是病情好转。严重者可发生脓*症。

2.鉴别诊断腹股沟直疝常见于年老体弱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当患者直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一半球形包块,并不伴有疼痛或其他症状。直疝囊颈宽大,疝内容物又直接从后向前顶出,故平卧后包块多能自行消失,不需用手推送复位。直疝绝不进入阴囊,极少发生嵌顿。

腹股沟疝的诊断虽较容易,还需与如下常见疾病相鉴别。

(1)睾丸鞘膜积液:包块完全局限在阴囊内,其上界可以清楚地摸到;透光试验检查,鞘膜积液多为透光(阳性)。

(2)交通性鞘膜积液:与睾丸鞘膜积液相似。起床后或站立活动时包块缓慢地出现并增大。透光试验为阳性。

()精索鞘膜积液:包块较小,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睾丸可见包块移动。

(4)隐睾:腹股沟管内下降不全的睾丸可被误诊为斜疝或精索鞘膜积液。如患侧阴囊内睾丸缺如,则诊断更为明确。

(5)急性肠梗阻:肠管被嵌顿的疝可伴发急性肠梗阻,但不应仅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而忽略疝的存在。

三、腹股沟疝治疗原则与转诊

1.治疗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终将加重腹壁的缺损而影响劳动力;斜疝又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1岁以内的小儿,随年龄增长,部分患者可自愈。不适宜手术的小儿或年老体弱、伴有其他严重疾患者,可使用疝带或疝卡。非手术疗法时尽量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

2)手术治疗:适用大多数腹股沟疝及嵌顿疝。

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儿童;疝囊高位结扎加疝修补术,适用于成年人。

2.转诊

1)需手术治疗的病例。

2)非手术治疗期间出现特殊情况者

(1)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休克等。

(2)局部症状加重者,如疼痛加重、嵌顿、绞窄等表现。

()出现腹股沟以外部位的症状,如腹痛、肠梗阻症状、腹膜炎表现等。

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年乡村全科面授班开始上课啦!

北京张博士医考乡村全科面授班时间安排:

第十二期乡村面授班月5日——月16日地点:北京教学基地

第十三期乡村面授班月20日——月1日地点:北京教学基地

第十四期乡村面授班4月2日——4月1日地点:北京教学基地

第十五期乡村面授班4月15日——4月26日地点:北京教学基地

听张博士的课,读张博士的书,做张博士的题,拿卫生部的证!

北京张博士医考乡村全科统考时间:

月2日统考第二卷内容

月0日统考第三卷内容

4月20日统考第四卷内容

如果觉得好,请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张博士医考中心

分享 转发
TOP
2#

腹内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膜或肠系膜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裂隙离开原有位置而进入腹腔内的某一解剖间隙。其发病率低(约0.2%~0.9%),为小肠梗阻一少见病因(约5.8%)。然而,腹内疝易并发肠绞窄或缺血,致死率高(75%),因此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至关重要,但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且多与性别和年龄无关,其术前诊断困难。

腹内疝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先天性:是指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肠管旋转或腹膜附着异常等先天性因素所致腹膜隐窝大而深,腹膜、网膜或肠系膜存在缺损,或Winslow孔过大,肠管可经此疝入。(包括十二指肠旁疝、Winslow孔疝、部分乙状结肠周围疝、部分盲肠周围疝、部分经肠系膜疝等。)

后天性:是指后天因素如手术、外伤、炎症等所致腹膜或肠系膜的异常孔隙,肠管可经此疝入。(包括部分经肠系膜疝、吻合口后疝、部分乙状结肠周围疝和部分盲肠周围疝等。)

可按有无疝囊分为真疝和假疝。

脏器疝至另一个腹膜囊隐窝,具有疝囊而称真疝。先天性腹内假疝指肠管经大网膜、肠系膜裂孔疝入的内疝,而后天性腹内疝均为假疝。

1.十二指肠旁疝

此型为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内疝的53%。与其他类型内疝不同,十二指肠旁疝的发生有性别倾向,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包括左侧及右侧两种亚型,其中前者常见(约占3/4),二者临床表现相似,均为先天性疝,有疝囊,但胚胎学发育病理基础却不同。

为小肠肠袢经Landzert’s陷窝(十二指肠旁隐窝)向后下疝至十二指肠升段的左侧,可达左侧结肠系膜深面。Landzert’s陷窝位于十二指肠升段的左后方,前界为覆盖走行于陷窝左侧的肠系膜下静脉及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膜皱襞,认为其形成与发育中降结肠系膜的先天性缺损有关。

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食后腹痛、恶心,症状可追溯至儿时。

十二指肠旁疝易自行缓解,症状间断发作。

消化道造影检查中,表现为左上腹十二指肠升段左侧的小肠肠袢聚集成团,可致远端横结肠、十二指肠空肠曲向下移位,压迫胃后壁使其呈锯齿状。

CT可更清楚显示疝入肠袢的位置,可位于Treitz韧带左侧、胃与胰腺之间,或胰腺后方,或横结肠及左侧肾上腺之间;肠系膜血管的改变包括供应疝入肠段的肠系膜血管向疝口处拉伸、纠集、扩张充血,肠系膜下静脉及左结肠动脉升支位于疝囊颈前界并可向左侧移位。

2.右侧十二指肠旁疝

为小肠肠袢经Waldeyer’s陷窝(十二指肠结肠系膜隐窝)疝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下方,可达右侧结肠系膜深面。该陷窝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下方、肠系膜上动脉后方,为空肠系膜起始部的缺损,认为与胚胎发育中中肠旋转异常有关,见于小于1%的人群。

临床表现与左侧十二指肠旁疝相似,可表现为慢性食后痛。

消化道造影显示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后下方的由小肠肠管聚集而成的较大且固定的卵圆形团块。

CT表现:右中腹部一簇小肠肠袢被膜性结构包绕所形成的团块,可见肠梗阻表现。血管的改变包括肠系膜血管充血,肠系膜上动、静脉的空肠支环绕至主干的右后方,以供应疝入的空肠,还可见肠系膜上动脉、右结肠静脉位于疝囊颈的前界,且受推压向前移位。还可发现其他发育异常如肠系膜上静脉位于腹侧或左侧,或无十二指肠水平段,从而有利于此型疝诊断。

3.Winslow孔(网膜孔)疝

为小肠或其他脏器经Winslow孔疝入网膜囊内,为先天性,约占全部内疝的8%。

Winslow孔(网膜孔)为一正常解剖结构,位于小网膜游离缘后方,上界为肝尾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其内走行的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肝门静脉,后界为腹膜覆盖的下腔静脉,网膜囊借此孔与腹膜腔其余部分相通。

疝内容物只包含小肠的Winslow孔疝约占2/3,剩余1/3尚可包括盲肠和升结肠,偶有胆囊、横结肠及网膜疝入。

临床多为中年患者,典型表现为突发的严重、进展性腹痛及肠梗阻体征,也可因疝内容物压迫胃而产生相应症状,偶见因疝内容物压迫胆总管导致的*疸或胆囊扩张。症状发作前常有腹内压增高,如分娩、排便等。平片典型表现为上腹胃后内方有聚集的局限性含气肠袢,伴小肠梗阻。

CT表现:门腔静脉间隙、胃与胰之间多发充气的肠袢,管腔内可见气液平面,朝向Winslow孔的肠袢逐渐变尖呈“鸟嘴征”,且肠系膜血管拉直、进入网膜孔内,胃受压向前移位。

如果胃结肠韧带或肝胃韧带存在缺损,疝入网膜囊内的肠管可再次疝入腹膜腔,此时易致肠绞窄、缺血。因盲肠及胆囊可疝入,所以必须确定二者的位置,以防漏诊。

Winslow孔疝的影像学表现常与左侧十二指肠旁疝相似,二者之间重要的鉴别点为后者有包绕疝入肠管的膜性结构,而前者则无;

此外前者疝入点相对较高,且位于脊柱的右侧,前方有肝门,而后者疝入点相对较低,且位于脊柱的左侧,前方有肠系膜下静脉及升结肠动脉左支,而横结肠受压向下移位更多见于左侧十二指肠旁疝。

4.盲肠周围疝

约占全部内疝的13%,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盲肠周围的腹膜皱襞形成四个不同的隐窝,分别为位于升结肠内侧回肠上方的回盲上隐窝,回盲部下方的回盲下隐窝,盲肠后下方的盲肠后隐窝,以及位于盲肠外侧的结肠旁沟,肠管可向以上4个隐窝疝入。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右下腹痛,易与肠炎性疾病、阑尾病变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肠梗阻相混淆,临床诊断难。

腹部平片示小肠梗阻及位于盲肠后外方扩张的回肠袢,消化道造影示回肠位置异常,斜位及侧位显示回肠固定在盲肠的后外方。

CT表现为盲肠及升结肠后外方的一簇固定扩张的小肠肠袢,可占据右结肠旁沟,可见肠梗阻征象,盲肠受压向前内方移位。

5.乙状结肠周围疝

约占全部内疝的6%,分为三种类型即乙状结肠间疝、经乙状结肠系膜疝和乙状结肠系膜内疝。其中第一型最常见,是指肠管(多为回肠)疝至由相邻两段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之间所形成的乙状结肠间隐窝内,为先天性,有疝囊,常可自行复位。

6.经肠系膜疝

为肠管经小肠系膜或结肠系膜缺孔的疝出,为后天性,无疝囊,约占全部内疝的8%。在儿童,经肠系膜疝为腹内疝的最常见类型,约占35%,多起因于靠近Treitz韧带或回盲部的小肠系膜局部先天性缺损,直径通常在2-5cm。先天性肠系膜缺损的可能病因:(a)背侧肠系膜的部分退化;(b)乏血区的扩大导致裂孔形成;(c)回盲部肠系膜在胎儿期快速的延长。

成人中大多数的肠系膜缺损可能是由于手术、创伤或感染导致。

近年来随原位肝移植及胃分流术等伴有Roux-en-Y吻合术式的广泛应用,经肠系膜疝发病率增加,在某一研究中已超过十二指肠旁疝。

临床多表现为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包括脐周痛、腹绞痛、恶心、腹胀,因残胃分泌少且Roux肠袢可接受梗阻上方的分泌物,呕吐较少见。

症状发生较其他类型内疝迅速,经肠系膜疝多数发生于术后1个月之后,而不同于术后第一个月内最常见并发症的肠粘连。

腹部平片可显示肠梗阻。

CT表现为疝入的肠袢紧邻腹壁,无网膜脂肪被覆,聚集成簇,位于结肠外侧,致邻近结肠向中央移位(如横结肠向背侧和/或尾侧移位,升、降结肠向内侧移位)。输入及输出段肠管在疝口处受压、拥挤、可呈“鸟嘴征”改变;并可见肠梗阻征象,近段肠管扩张,远端肠管萎陷;

肠系膜血管改变包括肠系膜动、静脉主干向右侧移位,系膜血管向疝口纠集、充血、拉伸、移位。

疝入的肠袢可发生扭转,形成闭袢性肠梗阻,易致肠缺血,出现相应表现。

此型疝与肠管自粘连带下方脱出形成的闭袢性肠梗阻鉴别困难。

7.膀胱上疝和盆腔疝

膀胱上疝,虽然罕见,是大多数盆腔疝的原因。约60的膀胱上疝病例已报告。脱出的肠管可以保持在骨盆内或伸出骨盆。

通过阔韧带疝在老年患者中经常可以观察到的,最经常涉及回肠段。

8.吻合口后疝

是指肠管向后疝入手术吻合口后方的间隙,约占全部内疝的5%,为后天性,无疝囊。此型疝同样多发生于Roux-en-Y吻合术后,近年来其发病率增加。

临床表现与术式有关。若为结肠后术式,症状可有腹痛、恶心,呕吐较少见,体格检查中,有时可触及左上腹包块。若为结肠前术式,多表现为持续上腹痛及触痛,不含胆汁的呕吐,淀粉酶升高。因此型疝疝口较大,较少发生肠绞窄。

消化道造影及CT可显示胃肠吻合口左后方异常聚集的肠袢,多伴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及积气、积液。

医院消化科《腹内疝影像诊断》整理而成

往期精彩回顾

丨点击→丨新乡医学影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