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病房内,刚从*门关“闯”回来的王红梅躺在病床上用吃力双手签下了她毕生的最后心愿:“遗体捐献书”,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了出去。一旁的丈夫杜应青看着妻子签完捐献书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双眼突然红了。“今天了却我一个心愿,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不管未来怎样,我的眼睛还在,我还能继续看看我热爱的国家……”王红梅坚强的对来访人员说。
王红梅是河南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孝慈队的一名志愿者,也是郑州公交总公司一名职工,业余时间一直从事助老、助学、助残的公益事业。年开始,王红梅和她的公益伙伴们经常一起去郑州周边的大山里,力所能及的帮助那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给他们捐衣,捐物,捐钱。六年来,她一直行走在公益的道路上,并不富裕的她个人投入资金共计十多万元。生病前的王红梅美丽大方,当地志愿者和受助者都喜欢叫她“最美志愿者”。(图为王红梅到山村走访,图中穿红色大衣者)
“当我第一次跟随他们做公益活动的时候我就深深的爱上了,我觉得我每次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身上充满了力量,看到他们脸上的期盼和温暖的笑容,我觉得我做的值。志愿者是神圣而光荣的,我一直觉得要对得起我身上的那件红马甲。可是我现在再也做不了了,希望我能把光明带给需要的人,也希望用我自己身上最后的光明来温暖她(他)”王红梅看着自己以前做公益活动时的照片倍感骄傲,她说她从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多年来,王红梅和张菊等志愿者共同努力,在平顶山市鲁山县杨家庄建成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一所,援建10座水窖,一对一帮扶多名贫困山区学生。6年公益路,王红梅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多次,捐款捐物总计超过10万元。
自从王红梅在年3月24日因小腹疼痛突然查出患有结肠癌后,一直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她想早日康复,继续自己的公益事业。经过了卵巢切除和6次化疗,第6次化疗出现肠梗阻抢救了4天,算是从*门关“闯”了回来。王红梅感觉到自己可能时日不长了,就和丈夫商量想捐出自己眼角膜的想法。起初丈夫并不赞成,但终究拗不过妻子的劝说,最后才同意了妻子的做法。
随后,丈夫杜应青联系了公益热心人张大姐,张大姐帮助他们联系到了郑州市红十字会器官遗体捐献协调员卜老师。经过和卜老师的协商,在6月13日上午,王红梅如愿的签下了自己的“最后心愿”。
在年3月24日晚饭后,王红梅突然小腹疼痛,而且越来越痛,丈夫杜应青拨打了郑州急救中心的电话,被紧急送往郑大五附院治疗。初步检查为卵巢囊肿,但是囊肿在体内已经破裂,出现了出血,有生命危险,连夜进行了急诊手术切除了卵巢。手术期间发现肠子上长有像鹅蛋一样的肿瘤,因为是急诊,来不及会诊,之后活检报告确诊为结肠癌。一年多的治疗让原来多斤的她变得只有六七十斤重。
王红梅一家三口人,爱人退休,每月元的退休金;儿子也刚刚工作,每个月2元的工资。红梅身体虚弱服药多年,生病后再没有能力为这个家添砖加瓦,家里的积蓄也随着她的大病花光殆尽。“我坦然的面对这一切,时间会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对生死看的很淡,只是惋惜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去做,再也不能去山区看看那些孩子了。”王红梅喝完丈夫递过来的水,忧伤的说到。
“也许很快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我想努力最后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所以我就签了这个协议。”王红梅郑重的在协议书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周围的人无不为她留下了眼泪。
“结婚这么多年了,我太了解她了,当别人需要她的时候她可以连天连夜的不睡觉赶去,她骨子里就有那种善良。”丈夫杜应青说,他舍不得她就这样离开,他说他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图为杜应青再也借不到一分钱,无奈的他只好蹲在走廊里默默的哭泣,他知道爱人看见他的样子一定会放弃的。
“我要把最坚强乐观的一面展现给我的家人和朋友,不想让他们总为我担心,希望有一天我还能站起来,走出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服务。”王红梅微笑着让笔者为她和家人留下了一张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