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冠疫情之下的人间烟火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医治 http://www.xxzywj.com/m/

文|解洪权

这一周,时光过得特别悠闲,原因是因为新冠疫情又又又一次袭来,全城居家隔离管控。

这也是今年的第三次了。

人在家里不出门,感觉外面也是静悄悄的,世界好像顿时安静了下来。白云静悄悄地躺在蔚蓝色的天幕,温暖的阳光静悄悄地照耀大地沐浴一切,窗外透明的空气静悄悄地流淌凝滞了时空,大街上也静悄悄地没有了往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喧闹,我在静悄悄地读书,老蒯在静悄悄地看她喜欢的爱情SOUP剧,孩子在静悄悄地上着网课……一切都变得静默了。

这时我想到了一个词来形容当下:“岁月静好”,但旋即有感觉不很贴切,“静”是静了,但“好”却不敢当。

入冬以后,天气变冷,新冠病毒好像又活跃起来了。这些日子,从媒体上看到的消息是全国每天防疫任务都很严重,各地的新冠疫情此起彼伏,按下葫芦起来瓢,还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不是什么好兆头。

我有时候也非常怀疑人生,感觉现在的世界科技那么发达,人类好像无所不能,为什么连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也治不了呢?而且据某某权威医疗专家说,现在的变异毒株毒性下降了,和流感差不多,不会导致人有生命危险,只是传染性好像增强了些。

如果论政府方面的重视程度,我国当属世界第一。几年来,我国不仅仅把防治新冠疫情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课题,而且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对待,一直没有放松管控。为此,我们开发出了专门的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全民免费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这对一个基层的百姓来说感受十分明显。

芜荻县有四十三万人口,非严重疫情时期,平时里两天一检,一轮下来少说也需要二十几万元,一年基本上一个亿,这对于一个欠发达县的财政来说是一笔十分沉重的负担。近几年,全国各地有的因为疫情管控不力,导致大规模疫情偶尔集中爆发,官员受到相应处理的也不在少数,内蒙古、长春、乌鲁木齐等等,屡见不鲜。虽非人所愿,但总得有人为此担责。

说这些没有别的,只是感觉疫情有些怪怪的,不由得人浮想联翩。再想想以前的非典病毒,最后也是没有查出个一二三,不了了之,这一次的新冠疫情又何其相似。然而,新冠疫情远比非典病毒狡黠难料。既查不出个起源,也得不出个传染源,只是说无症状感染者,也不知道感染源来自哪里,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好像覆盖地球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神秘的病毒气息,挥之不去,在人们的心里烙下阴影。

赋闲在家的一天,看了一个小小纪录片,说是新冠疫情期间,人类居家隔离,动物们倒是恢复了它们的自由,重拾自由的天地。千万别小看时光长河中的几天。小鹿来到日本的城市里,竟然能看懂红绿灯过马路;海滩的海龟可以来到沙滩产卵孵化,数量增长了;没有了豪华游艇的马达轰鸣声,海底的动物也可以舒服地在海洋生活了……一切都是应该有的样子,地球村呈现出短暂的和谐家园状态。

疫情的影响真是蛮大的。阿红是小超市经营者,如果没有疫情,平日里人流不断,一个月挣个三五千元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可隔离管控措施让他的小店关了门,平日的收入没有了。据她自己讲,这两个星期的居家期间,她心情非常着急,直接的经济损失大约在四千元左右。别看仅仅是几千元的小数目,对一个温饱之家来说却显得份量很重。她说:“如果有这四千元,我的小家庭能办很多的大事。孩子的学费,日常的开销等等都能解决很多。在县城里过日子不和在乡下一样,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钱,一天不进钱,小日子就发慌,可是没办法。”

那一天,我去邻居一养公司的院内做例行核酸检测,一般是早上的七点半钟。我刚到,就看见早已排好的长长的队伍,中老年人居多,间或有几个小孩子在队伍中间追逐嬉闹,穿来插去。经历了几十年的着急忙活,感觉浮华之气已经遁去,有些事情急不来,还得耐心地等待,每一天都是人生的一个站点,该上车就上车,该下就下车,没有谁的人生轨迹会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也没有人的生活轨迹会是一条平直的线条,都是弯弯曲曲的——姑且静下心来耐心等待。

在我前面是一个中年妇女,看得出她对核酸检测有些不满意:“现在都说这病毒没那么厉害了,和流行感冒一样,还这样防控有意思吗?都关在家里不让出去,吃什么,喝什么?总得过日子啊!”看得出,她对目前的隔离管控政策不是很满意,牢骚满腹,单个人的声音太渺小,也没人会重视她的声音,除了我。然而,我也是平头百姓,爱莫能助。

小李是我的好朋友,常年出门在外做生意,全靠他自己忙活一家五口的生计。可是,今年以来,因为疫情管控的原因,他的外向型生意一落千丈。据他说,本来有一批货物需要从广东快递到成都,但是成都方面说疫情管控高风险,不让邮寄,所以一担生意就搁浅了。

同样全国各地的生意也大受影响,不是这里管,就是那里控,经常遭遇肠梗阻。他的心里也很着急,一家人的花费一年至少也要十万元,一天不挣钱感觉心里发慌,但是没有好办法,只能等。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知道哪一天疫情能够解除,货物可以畅通无阻。

无独有偶,我双十一网购的几件东西过了四五天了,却迟迟不发货,于是我问了商家,人家说疫情原因,暂时不能发货,能等就等一等,不能等就退款处理。疫情之下,影响的也许不仅仅是富士康这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工厂,就连社会细枝末梢的小小商户都不能幸免于难。商品物资流通不畅,消费大打折扣,很难理解官方经济大幅增长的发布数据。

老王是我的好朋友,常年搞运输。好么,因为这些日子,芜荻县属于高风险地区,哪里也不能去,车停摆了。客户要货,没办法履约,只能等疫情解封后再恢复运输业务。心里也同样着急,客户也催了几次发货。对于他这样经常跑运输的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每多揽一单生意,就多挣一份。长期这样下去,可能连老客户都不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铁铮铮的现实。因为下游的客户会更换合作伙伴。

刘大哥是我农村的发小,长我两岁,从小光腚长大的。近些年来,他一直在农村生活,除去种地的时间,他会靠打建筑零工的副业挣些余钱,供家庭零花销。可是,疫情并不仅仅限于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农村照样不可避免。一旦有封城的动作,农村里也是在村子的入口处堵起高高的土堑,内外隔绝,更不用说到外村去建房了。这样的话,一年下来弄这么三四回,也会少挣万儿八千的,严重影响一个农村家庭的运转。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农民主要是靠种地为生,其他的家庭副业不是很多,男的一半外出打工或者搞建筑,女的织网,一年大约平均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平时的粮食蔬菜基本不用买,农村小日子基本就过得去。可疫情管控的次数多了,感觉就很着急,现在的消费高,物质生活需求多,不挣钱不行啊。况且老刘花钱的事情还在后面,儿子刚上烟台大学,他要考虑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毕业后找工作、说媳妇成家、买楼买车等等,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头呢,不攒钱能行吗?

有一天,我和单位的小斯下基层,在车上说起了有关疫情的事情。他深有感触地说:“按照现在这种形势看来,还是公务员好啊,即使疫情封控在家,也不心慌,到时候照样发工资。”是这样,一个公务员万儿八千一个月的工资,可以顶一个小商贩或者农民忙活好长时间的,应该感到知足。

可是作为公务员,我们从高的精神层次上说,应该有一定的家国情怀,而不应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一套人生哲学,毕竟我们国家还是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千千万万的底层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幸福,八九千万人才刚刚脱贫。我们是小小的既得利益者,但也不应该过分高兴。还有很多人“夜来城中一尺雪,心忧炭贱愿天寒”。百姓富裕,国家才富强。

疫情之下,人们的心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少有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深度思考: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人类的发展使命又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和自然和谐相处?尽管看起来这些发问都是些高大上的问题,貌似不关乎社会的细枝末节的每一个百姓,但是它却真真切切地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的真实生活。人类发展至今,最大的恶也许就是:深度攫取和毫无敬畏,从未吸取教训,今天不会,以后也不会。历史上的疫情总是轮番上演大流行的时刻。

管控在家,我提笔作诗一首五言十二韵,但求记录下时光运行中的这一特殊节点影像:

新冠疫情居家

疫来闲庭户,跬步不能出。

往日多碌碌,今得赋闲居。

男伴內助厨,女教子相夫。

诗书漫香茗,线上教子读。

昔日车马喧,今朝人客无。

商贾皆停歇,邮运倍受阻。

官家有俸禄,黎庶无收入。

度日须用费,防饥储菜蔬。

百业况凋零,三年尚不除。

我有何功德,时艰无忧苦。

无奈问苍天,何时瘟神去?

合十向头陀,祈愿即赐福。

原创不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