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复制链接]

1#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1(9):57-64.

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是其主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其中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尤其是联合紫杉类药物,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基本化疗方案。紫杉类药物分为紫杉醇(溶剂型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多烯紫杉醇(多西他赛)两类。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国内外缺乏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使临床医师合理应用紫杉类药物,规范诊疗行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专家讨论并形成以下共识。

1.紫杉类药物分类和药理特点

1.1?溶剂型紫杉醇溶剂型紫杉醇(以下简称紫杉醇)是半化学合成药物,其抗肿瘤机制是通过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的聚合并阻止其解聚达到稳定微管的作用,从而抑制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细胞微管网的正常动态重组,同时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影响肿瘤细胞分裂。紫杉醇体内代谢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静脉给药后其浓度在血浆中呈现双相降低曲线,在体内分布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以非肾性清除。其系聚氧乙基代蓖麻油溶剂形成胶束包裹紫杉醇,水溶性相对较差,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疼痛、肝*性、神经*性反应(神经轴突变性和脱髓鞘反应)等。因此,临床使用前需行糖皮质激素预处理。1.2?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脂质体系由磷脂、胆固醇等材料构成的类似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脂质体(liposome)包载紫杉醇,旨在提高水溶性且无需添加聚氧乙基代蓖麻油。经静脉给药后药物血浆浓度呈双相曲线,血浆清除与剂量和静脉滴注时间相关。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98%,尿中仅有少量原型药排出。紫杉醇脂质体是一种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微粒,注射进入血液后,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富集于网状内皮系统较丰富的器官,如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中分布最高,而在心脏、肾脏分布较少,表明紫杉醇脂质体较普通紫杉醇更易从血管渗透入肿瘤组织,具有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组织器官被动靶向性,治疗作用增强,心、肾*性降低等优点。紫杉醇脂质体过敏反应少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1.3?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应用纳米技术将疏水性紫杉醇与人血清白蛋白载体相结合,在体内较溶剂型紫杉醇更易分解,可经过胞吞作用将紫杉醇转运至肿瘤组织,具有相对靶向性。其主要药物代谢特点为线性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后浓度呈现双相下降曲线,肾脏不是其主要代谢途径,经粪便排泄占20%。与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相比,其临床剂量范围较大(80~mg/m2)。本品过敏反应少见,临床用药前无需行糖皮质激素预处理,输注时间短,临床用药方便。1.4?多西他赛多西他赛抗肿瘤机制与紫杉醇类似。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符合三室药代动力学模型。多西他赛及其代谢产物经粪和尿排出分别占剂量的75%和6%。多西他赛溶于吐温?80,溶剂为13%w/w的注射用乙醇水溶液。鉴于其有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皮肤不良反应等,临床使用前需行糖皮质激素预处理。

2.临床应用循证证据和适用人群

2.1?卵巢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上皮性卵巢癌、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等类型。其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和化疗,化疗不仅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且在综合治疗中与手术具有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化疗分为术后的初始化疗(一线化疗)、术前的新辅助化疗、缓解期的维持化疗和复发后的挽救化疗(二线/多线化疗)等。紫杉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上述各种化疗中。2.1.1?初始化疗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以下统称“卵巢癌”)首次手术后需要进行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者[1],首选静脉化疗,亦可联合腹腔化疗。多项前瞻性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确立了铂类(卡铂/顺铂)联合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静脉全身化疗(3周疗法)作为卵巢癌标准化疗方案的地位[2-4]。早期高危患者化疗3~6个疗程,浆液性癌患者需行6个疗程化疗,晚期卵巢癌患者一般常规进行6个疗程的化疗。与标准3周疗法相比,单周疗法具有等效性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好,老年人(>70岁)和/或有合并症、对标准化疗方案不能耐受者可选择紫杉醇低剂量3周疗法或单周疗法。糖尿病或并发神经*性患者使用紫杉醇脂质体更具优势。由于卵巢癌腹腔播散的特点,铂类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和热灌注化疗在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显示有生存获益[5-7],但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