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腹内结块,或痛或胀根源在这 [复制链接]

1#

腹内结块,或痛或胀?根源在这!!!

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中医称之为“积聚”。《内经》首先提出积聚的病名。

在中医学中,积为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属脏病;聚为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属腑病。

在西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腹腔肿瘤等,多为“积”;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为“聚”。

那么,何来积聚?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积聚》中给出了答案:“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把积聚的发病归为脾肾不足。

正虚感邪,邪气踞之

《景岳全书·积聚》:“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盖脾虚则中焦不足,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即是说,由于正虚感邪,正邪相争但正不胜邪,在这种情况下,使邪气踞之,逐渐发展成了积聚。

脾气受损,运化无权,肾阳虚弱,不能温煦,故而阴寒内结。《景岳全书》中又提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可见积聚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

健补脾胃,温补肾阳

“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的运化依赖于阳气的作用,而脾阳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才能旺盛,由此可见,脾肾的功能正常与否,与人体正常的运行息息相关。

因此,临床上从脾肾二脏论治,温肾健脾,以恢复脏腑机能,从而对积聚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积聚的病机在于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不论虚实,积聚的形成,总与正气不足有关。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帝内经》),正气虚则使邪气有了可乘之机,使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失调,痰浊、瘀血聚集;正气亏虚,运化无力,水湿停滞,凝结成痰;气虚则行血无力,使瘀血内阻,成为血瘀。

总之,当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产生疾病。《*帝内经》的这个预防总则,对于现代社会的养生保健来说,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图片/网络(侵删)

策划/殷佩浩

审校/殷佩浩

责任编辑/贾琳琳

往期精彩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中通过IL-6/IL-11激活的STAT3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展并与不良预后相关

最新!年CSCO诊疗指南——乳腺癌(4)

肿瘤患者冬季养生要旨

更有医学科普,营养指南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