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年9月,中国科医院(医院)和浙医院合作成立杭钢院区。短短一年间,杭钢院区出入院患者余人次,在高峰期时,病区的张床位几乎满员。
杭钢院区主任、腹部肿瘤专家应杰儿说,这一年来,杭钢院区的住院量、业务量及患者满意度等都有了很大提升,这是双方开展合作后交出的漂亮成绩单。
晚期胃癌生命垂危多学科联合挽救生命
今年5月初,50岁的张女士医院就诊,医生开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提示胃部恶性肿瘤,同时还伴有十二指肠梗阻。进一步检查后,医生评估认为当务之急要先解除肠梗阻的问题,再进行下一步的肿瘤治疗。
在腹腔镜手术中发现,情况比想象的更糟糕。张女士的肿瘤已经扩散转移,腹腔内有多个转移灶,十二指肠梗阻也是肿瘤转移引起的。胃肠短路手术后解决了梗阻的问题,但后续的抗肿瘤治疗却非常棘手。
没想到,手术后张女士的病情急转直下,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化道出血,还伴有重度贫血,无法进食也无法下床。这让当地医生捏了一把汗,按照目前的状况,张女士的身体难以承受接下来的抗肿瘤治疗。
家人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于是带着张女士到中国科医院,找到了肝胆胰胃内科主任应杰儿教授。
“来的时候,张女士身上带着胃肠减压管和腹腔引流管,还有消化道出血,血色素只有6克,病情十分危重。”应杰儿教授介绍,收治入杭钢院区的病房后,先为她进行止血及输血治疗,同时跟进静脉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逐渐稳定后,由于皮革胃,仍无法进食,遂在胃镜下放入鼻饲营养管,在肠内肠外同时营养支持的情况下,进行抗肿瘤治疗。
根据张女士的情况,应杰儿教授为她选择了非常温和的化疗,同时联合免疫治疗,双管齐下抗击肿瘤,其间还联合消化内科静脉及鼻饲营养治疗,一个周期(21天)治疗后,张女士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可以下地走路了。两个周期后,她已经可以少量进食,三个周期治疗下来已拔除鼻饲营养管,腹腔内的肿瘤也有明显缩小。
医院床位紧张问题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年9月,由中国科医院及浙医院牵头医院杭钢院区挂牌成立,在院区主任、腹部肿瘤专家应杰儿和院区副主任、乳腺肿瘤专家郑亚兵的带领下,充分融合了两院优势,保证临床诊疗的先进性、同质化,医院的综合科室的优势,提供患者更全面的综合治疗水准以及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应杰儿教授介绍,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升高,来院就诊患者众多,高峰时期床位紧张是一直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患者,遇到床位紧张的时候确实非常不方便。
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妥善解决病人“住院难”医院改革的重点。医院直线距离仅米,这里的张床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住院难题。
同时,杭钢医院医院的大内科团队的优势,如心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学科的支持,提供患者更全面的大内科支撑医疗服务。“尤其对于那些合并有肠梗阻、*疸、腹水的肿瘤患者,可以得到更妥善的支持治疗,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应杰儿教授说。
此外,杭钢院区开通了2部专用手机,工作时间保持通畅,患者和家属有任何问题,可以打电话求助。院区的工作人员会认真倾听患者的需求,耐心、及时地应答。很多在杭钢院区住院的患者亲身感受到这里的医疗服务后都赞不绝口。
医院医疗水平
推动新技术新项目在基层开展
一年来,双方合作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杭钢院区本院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应杰儿教授介绍,杭钢院区肿瘤科成立以来,我们在科室内积极开展临床带教、业务学习,组织大家参加各种省级及国家级等学术会议,科室医生总体的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一些肿瘤患者还合并有其他方面的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肾病等,医院的消化内科、肾内科、ICU等其他临床科室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多学科联合共同为患者解决就诊需求。
合作期间,医院专家的带领下,杭钢院区还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医院超声介入科主任的指导下,对于梗阻性*疸的患者已能独立开展PTCD引流术,以及深部组织病理穿刺等新技术;护理部开展PICC置管术;麻醉科开展了数十例的输液港置入等新技术;影像科、检验科、超声科等科室的相关辅助检查方面的业务量大大提升。这些新技术新项目医院相关学科进步和发展,培养了更多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