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1296小时抢救世界首例大熊猫急性胃扩
TUhjnbcbe - 2023/8/26 18:52:00
西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729.html

原标题:近30名专家小时抢救网红大熊猫“小灰灰”

世界首例大熊猫急性胃扩张被治愈,“小灰灰”即将返蓉休养

生病前小灰灰吃竹子的样子特别可爱。

成都大熊猫“成就”,因为天生一身灰色毛发而红遍大江南北,网友亲热地称它“小灰灰”。2岁时,它远赴杭州开始为期3年的旅杭生活,然而今年初,这只粉丝众多的大熊猫突然患病了,而且患的是急性胃扩张伴胃大量积食潴留。这种病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熊猫身上发现,没有文献记载、没有成功经验。

成都、杭州两地近30名专家,经过个小时的抢救和守护后,成功将“小灰灰”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此次救助成功,可以说是大熊猫保护史中又一新的里程碑。

现在,不满4岁的“小灰灰”虽然趋于平稳,基本脱离生命危险,却依然比较虚弱。4月26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获悉,它将提前结束杭州生活,回到成都休养生息。

发病

大熊猫杭州生病

专家打“飞的”上门看诊

“成就”是一只出生在年7月18日的大熊猫,从出生那天起,它就是万众瞩目的小网红——由于天生毛色偏灰,网友们给它取了昵称“小灰灰”,戏称它家妈妈生着生着断了墨水。

耳朵特别立、特别会撒娇、“肩带”不连贯……这只大熊猫的每一个小特点,都让粉丝们爱怜不已。虽然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它标志性的灰色毛发慢慢变黑,但“网红”的本质从未改变。年9月20日,少年大熊猫“成就”和小伙伴“双好”一起,远赴杭州动物园生活。根据规定,它要在杭州动物园待满三年。

三年之期未到,出人意料地,“成就”病了。今年2月24日下午,杭州动物园的饲养员发现它食量减少、出现倦卧。经过杭州和成都两地专家团队的分析,初步诊断为大熊猫排粘反应。“大熊猫排粘是很常见的、几乎是必经的一关。”成都大熊猫基地工作人员介绍。随后,基地要求杭州动物园密切观察“成就”的所有行为。

然而第二天早上,“成就”排出胶冻样粘液便后仍无食欲,精神状态变差。2月26日晚,“成就”再次排出胶冻样粘液便。病情危急!2月27日上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第一批专家打“飞的”,抵达杭州动物园。

诊断

第二批专家抵杭

确诊为世界首例急性胃扩张

随后4天,每天早上8:30,由治疗团队召开诊疗分析会,分析前一天治疗情况并布置当天诊疗方案。期间,杭州动物园还医院专家、上海野生动物园专家对“成就”开展了B超、X光等检查,结合生化检测,初步诊断为消化道通畅不够。然而,3天针对性治疗过去,“成就”病情仍没有实质性好转。

3月2日早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第二批专家抵达杭州动物园,来不及休整即组织开展诊疗分析会。当日下午,治疗团队赴浙医院,与医院专家再次进行会诊。

“不幸中的万幸是,医院有专门的动物科,以及专业的医生、器材。”最初,成都大熊猫基地专家初步预判,“成就”有可能患上了大熊猫常见的肠梗阻,但随着各类诊断的持续推进,最终,“成就”被确诊为急性胃扩张伴胃大量积食潴留,“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熊猫身上发现这种疾病。”

手术

20多名专家参与

历时4小时完成胃切开手术

由医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杭州动物园三方商讨后,确定对“成就”采取胃切开术排除胃积食潴留治疗方案。20多名专家参与的这项手术,从3月2日下午5点开始到晚上9点,历时4小时才顺利完成。

手术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危险解除。结合本次手术特点和大熊猫习性,术后7天内必须禁食,所有营养物质完全依靠静脉输入,且必须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完成。但大熊猫不是人类,不可能乖乖听话配合各种治疗,麻醉清醒后,随时可能撕开腹部缝合线,导致手术失败。胃切开手术后可能面临的一系列术后并发症,也让医疗和护理团队面临严峻考验。

尽管联合抢救团队24小时昼夜不停的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但手术后48小时内,“成就”就出现3次非常严重的胃液返流。更艰难的是,大熊猫的急性胃扩张伴胃内大量积食潴留在圈养大熊猫历史上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对于该病的诊疗尚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医疗专家团队为“小灰灰”做手术。

惊险

并发症全部出现

大熊猫“双好”输血救伙伴

医疗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初步预判“成就”术后有可能遇到十二指肠胃食道返流、腹膜炎、电解质失衡、剧烈呕吐、严重贫血等情况。不幸的是,所有预判的术后难关,基本上全都发生了。

手术后头两天麻醉治疗中,“成就”突然出现十二指肠胃食道返流,被联合团队紧急化解。手术后第9天,出现腹膜炎,“成就”体温、血液白细胞突然升高,腹腔有炎性积液。这对于身体非常虚弱且还无法正常进食的“成就”来说,可以说是致命性的。对于腹膜炎的治疗,腹腔安置引流管进行持续性引流腹腔积液极其关键,然而任何安装在腹部的装置在麻醉清醒后随时都可能被抓破、损毁,这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即便是本次手术的腹部切口缝合维护,唯一能够选择的办法也完全是依靠人工驱赶、24小时监护。

在一系列术后后遗症逐个被解决的同时,疾病的阴影一直徘徊在“成就”头上,并未散去。3月15日,“成就”出现突发性溶血后引起的严重贫血,血色素陡然降低到只有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出现极重度贫血现象。联合医疗和护理团队立即采集大熊猫“双好”的血液进行紧急配型,结果显示配型成功。当天,通过驯化后,“双好”的新鲜血液在非麻醉状态下紧急输入“成就”体内,随后症状有所缓解。

守护

24小时不间断监控

从死亡线上拉回“小灰灰”

经过各种艰辛的治疗、反复、再治疗的拉锯战,“成就”还是坚强地一天天挺了过来。到了3月底,它喝流质性营养液后不再发生呕吐,部分指标出现改善迹象,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

而医生们更加担心它的胃收缩功能及幽门关闭情况。“如何评估胃肠功能恢复,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治疗团队专家说,在个小时的抢救治疗时间里,工作人员们对“成就”的监控都是24小时不间断的,“比如它吃东西,从清流质到半流质,从半流质到流质,从竹笋打浆到竹叶细末,从毫升到毫升,固体物质从几十克到一百克,再到上千克,每一次都严格统计食物供应量,严密监测摄入量与排出量。”

为了坚决杜绝腹部缝合口开裂现象,值班人员全程一刻不停,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1296小时抢救世界首例大熊猫急性胃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