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警惕这种癌,超8成患者确诊已是中晚期
TUhjnbcbe - 2023/12/5 20:57:00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包括有些能够及早发现的癌症。而结直肠癌却似乎没有那么幸运,患者的预后很差。

调查显示,我国83%的结直肠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其中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

那么结直肠癌到底怎么回事?有什么症状?高危人群又有哪些?一起来看

结直肠癌是怎么回事?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胃肠道肿瘤中,结直肠癌更是名列前茅。

在结肠和直肠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结直肠癌,也可以称为大肠癌。根据肿瘤形态,结直肠癌主要分为息肉样型、狭窄型和溃疡型。

息肉样型结直肠癌的好发部位主要在盲肠和升结肠等右半部位,形态类似菜花样,体积较大,会向肠腔内凸出。肿瘤表面易发生出血、坏死以及溃烂。

狭窄型结直肠癌的好发部位为降结肠、乙状结肠以及盲肠等左半部位,瘤体的质地比较硬,倾向于围绕肠壁侵袭从而导致肠腔狭窄,易发生肠梗阻。

溃疡型结直肠癌的好发部位在左半部结肠,瘤体相对较小,早期形成的溃疡呈现为凹陷型,可穿透肠道壁而侵犯肠道周围的组织或器官,也易引起出血。

结直肠癌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随着癌肿的继续恶化和体积的增大,患者会有一些临床表现。其中,便血是最常见以及最早出现的症状,可能还会有腹泻、腹痛、便秘等排便习惯的改变。

高危人群有哪些?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分布很广,包括具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可以分为家族型息肉病(家族人员先以结肠息肉起病)和非家族性息肉病。这类人群建议自20岁起,应每年做一次肠镜,若发现息肉应及时去除。

具有遗传学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人群,这类人群最终发展为结直肠癌的概率高达80%,发病的平均年龄较早,约为45岁。

患有大肠息肉的人群,息肉可分为腺瘤类和炎性增生两大类,其中,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和直径大于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都具有较高的癌变概率,一旦发现应尽量彻底摘除。

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人群,这类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等消化道炎症,且目前尚无根治疗法。

具有慢性肠道症状且进行性持续加重的人群,这类人群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便秘等慢性肠道症状,这类人群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排除肿瘤发生的可能。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这些疾病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且与这些疾病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缺乏膳食纤维等也都是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

如何诊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多种手段和方法。

直肠指检是最重要的简便的体格检查方法,此方法还可以提供所发现肿物的大小、质地、形态以及部位等重要信息。大便隐血实验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可用于早期筛选的方法。

X线钡剂灌肠比对造影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常用的有效方法,此方法能够在X片中呈现处肠道腔道的充盈状态、是否狭窄及缺损等信息,从而确定出癌肿部位和大小。而B超、CT以及MRI检查则能够判断癌肿的浸润程度,确认是否发生转移等情况。

纤维结肠镜检查则是诊断结直肠癌最有力的辅助检查,通过纤维结肠镜,可以直观地看到癌肿病灶,并取得病灶活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结直肠癌会遗传吗?

绝大多数的结直肠癌并不会发生遗传,在我国并不多见。

但也有一些种类的结直肠癌具有很高的遗传倾向,包括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MUTYH相关息肉病以及家族性结直肠癌X型。

如何治疗?

对于结直肠癌,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关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外科治疗:结肠癌手术治疗的原则包括全面探查、由远及近;建议切除足够的肠管、清扫区域淋巴结;推荐锐性分离技术以及遵循无瘤手术原则等。

内科治疗:在治疗前,应明确治疗目标,完善影像学检查评估以及相关基因检测。同时也要重视对患者生活治疗改善以及并发症的处理。

放射治疗:直结肠癌的放化疗模式主要为辅助治疗、根治性治疗、转化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对于不同情况,专业医生再进行专业的选择。

转移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肝转移、肺转移以及腹膜转移治疗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评估下进行专业的治疗。

综上,对于结直肠癌,人们要有早筛早诊意识。高危人群建议自20岁起,每年做一次肠镜,若发现息肉应及时去除,避免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的现象发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这种癌,超8成患者确诊已是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