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宝塔糖曾经风靡全国,为什么突然就消失
TUhjnbcbe - 2025/1/21 16:45:00

宝塔糖,小时候的记忆,肚子里的蛔虫克星。形状如同宝塔,又被称为“打虫糖”。无论你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可以在这个糖果中找到童年的味道。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的小朋友因为食物短缺,常常捡地上的果子或者挖野菜来充饥,但同时,由于当时人们缺乏卫生意识,许多人不知不觉中吃进了许多细菌。

这些细菌在体内积累,为蛔虫的生长提供了温床。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虫,也是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高达70%以上,儿童的感染率甚至高于成人。

感染蛔虫后,病人会出现发热、咳嗽、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其他的并发症。

例如,蛔虫扭集成团可能会导致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则会引起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则会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孔等,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蛔虫让人们十分头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友好期间,苏联在基础建设上对我们国家提供了许多援助。在此期间,我国发现了蛔蒿可以有效治疗蛔虫病,但由于我国没有蛔蒿,于是从苏联引进了种子,并在呼和浩特、大同、西安、潍坊四个国营农场进行试种。

然而,蛔蒿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仅在潍坊试种成功。为了解决孩子们不喜欢蛔蒿味道的问题,相关部门将蛔蒿制成糖果,加入了天然甜味剂,并以宝塔的形状呈现,吸引孩子们的喜爱。

宝塔糖因此在当时受到了广泛欢迎,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糖果。然而,在六十年代,中苏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单方面撕毁了援助协议,并撤走了在中国的科学家和设备,使得提取蛔蒿的实验机器也被撤走。

失去了苏联的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医药公司对此无能为力,导致种植出来的蛔蒿基本成为了废品。

面对困境,我国科研人员自力更生,潜心研究蛔蒿提取技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国终于成功研发出自己的蛔蒿提取技术,使宝塔糖得以恢复生产。

特殊时期过后,蛔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山东省的药厂几乎都参与了这项事业。然而,市场需求量大增,使得宝塔糖库存积压严重。

为解决这个问题,药厂随后停止了蛔蒿种植和宝塔糖的生产,结果导致了大约年左右蛔蒿的绝种。

虽然蛔虫病始终困扰着人们,但医学专家并未放弃,他们一直在寻找能替代蛔蒿的药物。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他们最终发现了一种名为盐酸左旋咪唑的物质,其除虫效果甚至超过了蛔蒿。

随着社会的进步,宝塔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虽然这令人惋惜,但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塔糖曾经风靡全国,为什么突然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