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栋通讯员李立慧
吃杨梅不吐杨梅核的习惯在台州许多地方都有,但这个习惯却会严重影响健康。
87岁的洪大爷,因脑梗死、高血压于7月2日入医院。
不料,第二天情况急剧恶化,出现了胃口差、腹部胀痛、排便困难等问题。医生为洪大爷做了个CT检查,结果让大家吓一跳:洪大爷下腹部竟然长了一串“珠子”。
“大爷,你有把什么颗粒状的东西吞进肚子吗?”医生跟洪大爷询问根源。一问才知道,原来洪大爷是一位杨梅爱好者,但吃杨梅时喜欢连籽带果肉一起吞。入院前两天他一口气吃了十多颗杨梅,都没有吐籽。
“以前生活苦,父辈们吃水果都不吐籽的,至今还有不少人保留着这个习惯。”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刘青霞介绍,那堆“珠子”洪大爷未吐的杨梅籽,在肠道里堆积导致肠梗阻。医生从他肛门抠出8颗杨梅籽,才解除了肠梗阻的危机。经灌肠处理后,老人才感到舒坦了。
接诊的刘青霞医生说,从医学角度来看,吃水果吞核的做法不可取。杨梅核吞服后并不能获得营养,也没有药用价值,过量食用除了可能引发肠梗阻外,还可能刺激胃肠黏膜。老年人肠功能减退,肠蠕动减慢,活动量减少,还容易导致便秘,甚至肠穿孔。
刘青霞介绍,一般来说,那些混杂在果肉里面的种子都能吃,如猕猴桃籽、西红柿、火龙果等。另有不少水果籽富含营养,如葡萄籽、西瓜籽、石榴籽等,但有的籽因为外壳坚硬,直接吞服营养难以被吸收,有的嚼碎后味道差,所以不建议吃下去。
有些含有毒物质的水果籽和核更不能吃,榨汁也要切记先剔除果核(籽),例如苦杏仁、枇杷、樱桃等等。这些水果中可能含有氰苷,这种物质本身无毒,但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后,其中的β葡萄糖苷酶就会水解氰苷,生成有毒的氢氰酸,一旦大量摄入就可能引发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