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付出无私奉献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赵志祥事迹
赵志祥,男,民族,汉,年7月出生,中专文化,中共党员,现工作于呼中林业局呼源专业森林消防队队员、政工干事。
多年来,赵志祥始终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他始终干一行、爱一行。在48岁以扑火队内业员的身份,为镇内义务创作大量正能量宣传画,为居民群众抒写对联千余幅。义务帮助邻里和居民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他用平凡的行动,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光与热,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助人为乐的博大胸襟,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乐章。
牢记党章奉献让生命更有价值
今年五十好几的赵志祥就像邻家的一位长者,和蔼、热情、宽和、亲切。他用自己的热情、爱心为邻居们默默无闻的做好事,赢得了邻居们的普遍赞扬。
他是街坊邻里的贴心人。年12月,邻居王春青的80多岁的父亲便秘拍不出便来,肚子疼痛难忍。赵志祥听到消息,便去看望老人。王春青的想法是开一些治疗便秘的药物给老人服用,先观察一段时间。赵志祥看到老人疼痛的状况,极力劝说医院检查。王春青说:“我媳妇有病,医院照顾老人,医院忙不过来呀”赵志祥当即说到:“我和你去。”就这样,赵志祥和王春医院。在医院做了系统检查,初步诊断为肠梗阻。涉及到手术治疗。由于老人年纪大,医院建议把老人医院进一步治疗。医院,赵志祥跑前跑后,帮忙办理挂号、交费手续。经检查,老人不需要手术,但必须采取灌肠处置。灌肠后,老人排便失禁,弄得赵志祥满身都是粪便,可他还是坚持把老人收拾干净后才到浴池清理自己身上的污秽。通过这件事后,王春青和别人提起此事就说:“自从我结识了赵志祥,才真正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的含义”。
他是群众的暖心人。年春节期间,小区居民苑爱军患腔隙性医院住院治疗。苑爱军夫妇放心不下家,害怕家里停火上冻。身边又无其他亲属,看到他们焦急的心情,赵志祥主动揽下给苑爱军家劈柈子、烧屋子的活儿。解决苑爱军的后顾之忧,让他安心住院治病。当时,正值国内疫情严峻期,赵志祥忙于单位疫情防控工作,还要抽出时间解决苑爱军家里取暖。这样一忙就是半个多月。这样的事例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有很多。
他是群众的知心人。赵志祥善于写写画画,年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中,他的作品《对雪》荣获三等奖。他的生活镜头于年12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获奖前与获奖后,赵志祥都始终如一,一如既往的帮助居民群众,谁家写个对联,写个诗词以及家中有解决不了的事求到他,他都是认真对待,从不推诿。可以说:“赵志祥”同志是呼源镇助人为乐的典范,在呼源,“有困难就找赵志祥”已经成了许多同事和群众的口头禅。
他是呼源小镇的义务创作者。年10月至今,赵志祥共为呼源镇绘制墙画12面,木质围墙宣传画平方米。为呼中供暖公司绘制宣传画13面,为我镇营林队设计植树艺术图案约1.5公顷。志愿为职工群众书写春联近千副。发挥特长,不畏寒冷,为镇封闭路口书写宣传标语现已40余条。积极响应区委宣传部“文化抗疫”精神,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讴歌疫情防控事迹,目前创作诗歌5首,化激情为动力,积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