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台北老人闷死中风妻子,日本媒体揭开了长期
TUhjnbcbe - 2025/4/13 19:33:00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近日台北检察院以杀人罪起诉了一位老人,但考虑老人的动机和悔罪表现,建议轻判。

被害者是老人的妻子,故意杀人,本应该被严惩的行为,为何建议轻判呢?

原来老人的妻子已经卧床养病近30年了,还曾经7次中风,一直都是老人在身边照顾。

妻子身体不舒服,就经常哀嚎不断,事发是在9月份,妻子因发烧入院。

晚上,老人独自照料妻子,打点滴时妻子再次哀嚎,插着点滴的针头脱落喷出血来。

一个经受数十年的疼痛折磨,一个数十年的身心俱疲,老人动了让其解脱的想法,伸手用身边的塑料袋将妻子闷死,直到妻子不再动弹后才回过神。

之后老人跑出病房,哭喊“对不起”、“我太太解脱了”,之后虽经过抢救,老人妻子还是死亡了。

这是一起人伦悲剧,触犯了法律,也确实应该得到惩罚,但背后折射出的看护困境也的确让人唏嘘。

数十年地照顾卧床或者其他原因不能自理的家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没法想象。

日本每日新闻大阪社会部曾做过一个专题,对家庭看护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将采访定位在与家庭看护相关的案件。

对,你没看错,是案件,与看护相关的杀人和共同自杀案件。

后来,这些在《每日新闻》上刊登的“看护家族”相关内容,被整理成一本书:《看护杀人:走投无路的家人的自白》。

书中的内容包括收集的庭审记录、新闻资料、办案警方的采访内容,还包括案件当事人的内心独白。

《看护杀人》里提到的案件共44起,时间是从年到年,涉及地域是日本首都圈一都三县及近幾圈两府四县(对比日本行政区划:1都,1道,2府,43县)。

在这些案件里,许多加害者都是长期尽心尽力照顾家人的看护者,谁都无法想到,有一天他们却变成了“杀人犯”。

这些人里有丈夫、妻子、母亲、儿子等最亲近的家属,都是至亲,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背后都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事实呢。

采访组通过深入家庭看护者的内心世界,揭开了家庭看护的惨烈现实,并探寻预防此类惨案再度发生的可能。

每个加害者,都曾是尽心照顾的看护者

书中主要详细讲述了几个案例:

杀害71岁妻子的75岁老人、勒死65岁丈夫的61岁妻子、杀死63岁母亲的46岁女儿、勒死44岁儿子的73岁母亲,还有带着86岁母亲共同自杀的54岁男子。

这些加害者在做出杀人举动前,都曾照顾被害者超过十年,被看护者基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等方面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那个71岁的妻子幸子,和丈夫茂结婚已经超过了40年,育有三个子女,原本幸福地期待金婚的时候,却遭遇痴呆症的侵袭。

从记忆减退、要人照顾生活起居,到大小便失禁,再到认不出人来、经常性地暴躁易怒,晚上吵闹不睡觉。

身为看护者的茂,为幸子清理污秽、带其洗澡或者为其擦身、准备吃的,还要清洗弄脏的衣物、床、地面,一天数次带其上厕所,为了晚上不吵邻居,每晚带她出去兜风。

这是每个看护者的生活日常,不仅白天没有喘息的时候,晚上往往也得不到休息。

和台北老人一样,勒死丈夫时,61岁的澄子也是不停地说“对不起”,“让自己和丈夫都得到解脱”。

被女儿早苗杀害时,母亲真由子已经卧床12年了,身上丝毫没有褥疮。

早苗辞掉工作回家照顾母亲,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和男友也分了手。

73岁的芳子勒死儿子时,已经照顾了他44年,因为儿子先天性脑瘫,几十年的时间,几乎都是芳子独自照顾,辛劳可想而知。

他们从一开始就接下了这个重担,真心地想亲手照顾爱人、亲人,想让他们得到尽心的照顾。

长期看护,就像一条看不到头的隧道

日本警察厅做过统计,从年到年,共发生过起看护杀人案件,平均每年46起。

在这些案件中,看护疲劳、睡眠不足、内心绝望是关键词,而这些都是长期看护的必然结果。

在庭审中,早苗自述“身心状况都已到极限了”,案发时,早苗患有肠梗阻等疾病,案发后经鉴定,她已患有中度抑郁症。

芳子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力不从心,以至于陷入绝望。

带着母亲共同自杀的龙一,先是边工作边照顾母亲,后来只好离职,面临着经济的压力,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长期看护,就像是一条看不到头的隧道,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出口。

《每日新闻》曾对看护者做过一个调查,回收的份问卷里每一个现实都令人震惊:

约有两成回答者曾有杀害家人、共同自杀的想法七成的人曾因看护感到身心俱疲六成的看护者存在睡眠不足情况

独自看护,要操持家务,不分昼夜照顾病人,周而复始,很难有喘息的机会。

在身心俱疲之外,再加上睡眠不足,人很容易绝望,并进入抑郁状态。

那时候的我,有种走投无路的感觉,精神几近崩溃内心感觉已到了极限

是什么让他们向最爱的人痛下狠手,可能就像杀害丈夫的澄子说的那样:

“当时一刻不停地看护着丈夫,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自己一定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改变吧。”

如何让看护的残酷现实不演化成悲剧

看护病人有多辛苦,很多人可能无法预测,像茂,从一开始他就打定主意要好好照顾妻子,却根本没意识到难度有多大。

后来在看护援助人员的劝说下,他意识到应该送妻子去看护机构,但因为妻子夜晚喊叫,根本没有护理机构收。

每日新闻大阪社会采访组不仅采访了案件相关人员,还对看护机构、看护援助专员等进行了采访,企图找到预防悲剧的可能。

对于需要长期护理的家人,首先要改进“必须自己照顾的认知”,让家人分担或者入住护理机构。

看护者需要什么帮助?

通过对日本全国范围内的看护援助专员进行的调查显示,68%的回答者选择了“确保夜间或紧急时有充足的应对服务”。

“要想预防悲剧的发生,需要行政机构等方面介入,采取措施,制定相关制度,在紧急情况下让当事人及时入住护理机构”。

但日本虽然在年就落实了护理保险制度,但依然面临等待床位,或者付不起费用的问题,因为护理险并不能全面覆盖。

截至年5越日本需要护理程度的划分及认定人数

所以更残酷的现象是贫困,无力支付哪怕短期的入住护理机构。

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表示,心理援助也很重要,通过聚会等活动,减轻看护者的心理负担。

当然,希望是美好的,实际操作却也是困难重重。

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会变老,这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我国有60岁以上老人超2.5亿,有超万的失能人员,还面临着进一步人口老龄化、高龄化。

日本社会出现的看护难题,也许会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

年我国开始试点长期护理险,年试点增加到49个,但暂时也只能解决一部分人员的部分护理问题。

当家有需要专人看护的病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只能依靠自己和家人的力量。

这确实是个难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北老人闷死中风妻子,日本媒体揭开了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