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今天“5·20”,铺天盖地都是秀恩爱的文字和图片,一篇报道引发的讨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人大代表蒋胜男:建议民法典草案删除“离婚冷静期”》。她表示,准备提交删除“离婚冷静期”的建议,是因为觉得这是“以极少数人的婚姻问题强迫绝大多数人为此买单”。虽然可能只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不过,在“5·20”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讨论离婚这样的话题,其实也蛮有警示意义。现实生活中,结婚越来越简单,离婚却越来越难。原因很简单,结婚是两个独立的人搭伙过日子,只要你情我愿,别人也挡不住。离婚却是要把合二为一的两个人,拆分成彼此独立的状态,难度丝毫不亚于连体婴儿分离手术。房子、车子、孩子,这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维持婚姻关系的物理纽带——除非双方不计较这些,否则,离婚还真不像结婚那么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说,离婚的难度与家庭的经济状况成正比,因为共同财产越多,越容易剪不断理还乱。如果说结婚的门槛低是为了“成人之美”,离婚的高门槛则是致力于稳定现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两个人执意要离婚的时候,可想而知,他们必然经过了痛苦的挣扎、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如此一来,“离婚冷静期”这样的法律规定,显得有些多此一举。下定离婚决心本就不易,“三十天离婚冷静期”更是平添了不少变数。毋庸讳言,“离婚冷静期”的制度初衷是良好的,希望以此来避免当事人轻率、冲动离婚,从而维护家庭稳定。问题是,轻率、冲动离婚的比例到底有多少?蒋胜男表示,根据《年中国婚恋调查报告》等相关调查,闪婚闪离、草率结婚离婚的人不足5%,绝大多数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婚姻大事的。这一结果也符合人们的生活感受,虽然不乏有人一时冲动喊着要离婚,但真正走到登记离婚那一步,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从这种角度来看,“离婚冷静期”首先是对离婚当事人的不信任——不相信他们是在清醒状态下作出的理智决定。其次,“离婚冷静期”不仅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制造不可预知的风险——如果一方当事人趁机转移财产怎么办?如果有人变本加厉施加家庭暴力怎么办?虽然有人提出,可以规定家暴、虐待等情况不适用“离婚冷静期”。但如何判断是否适用“离婚冷静期”,又该由谁来负责认定?现实来讲,“离婚冷静期”唯一可以确定的作用可能是加大了离婚的难度,如果单纯地提高离婚难度,显然不足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那些铁了心离婚的人来说,“离婚冷静期”不过是多忍耐一个月。但对于那些问题严重的家庭来说,这一个月恐怕会更加难捱。从目前民法典草案来看,“离婚冷静期”针对的只是协议离婚。其实,诉讼离婚的难度比协议离婚还要更甚一筹。不仅民间有“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说法,司法活动中也有“劝合不劝离”的实践。若只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那其实很少考虑婚姻当事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故,承受着怎样的折磨。结婚容易离婚难的一个很大副作用就是,进入婚姻的“围城”也许只是分分钟的事儿,但想要走出去却可能要劳神费力、大动干戈。如此一来,势必会有大量问题家庭在“围城”内“肠梗阻”。看起来风平浪静的表象之下,实际上暗流涌动。相比起离婚率,家庭幸福度显然是更值得考量的目标。与其加大离婚难度将人们禁锢在“围城”中,不如在“进城”的时候多做一些善意的提醒和忠告。相比之下,“结婚冷静期”其实比“离婚冷静期”更重要。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赵志疆编辑赵瑜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