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7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黄慧仙通讯员方序鲁青
12月28日,由浙江大医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创新协作互联网医疗新生态高峰论坛”医院上线一周年特别活动在杭州举行。
来自国家卫健委、浙江大学、浙江省卫健委和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者、互联网医疗、医疗信息化、医药保险、健康管理等专业人士参与本次活动,共同探讨“互联网医疗新生态圈”。
相距多公里专家团队始终“在身边”
据悉,从年7月1日上线至今,浙二好医生实名注册用户已近17万,线上多位主治以上医生提供在线就医服务9万多人次。
说起“浙二好医生”,56岁的温岭张大伯深有感触。
张大伯做了大半辈子渔民,身体一向硬朗。但今年上半年开始,张大伯感觉到肚子隐隐作痛,大便也不是很通畅,还出现了便血的症状。
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在距其肛门3公分处长了一颗肿瘤。原来,张大伯患上了大肠癌。
“要治疗大肠癌,肛门可能无法保住。”当地医生的治疗建议,一下子让张大伯陷入了焦虑和恐惧中。为了治病,张大伯一家四处求医问药,只希望能在对抗癌症的同时,也能尽可能保住肛门,否则后半生的生活将极为不便。
后来,一番辗转之下,张大伯在浙医二院接受了治疗。“通过放化疗,患者的肿瘤退缩至距离肛门5公分的位置,达到了保肛的可能距离,最终肛门保住了,病情也得到控制。”浙医二院肿瘤外科主治医师王达说。
出院时,考虑到患者家距离杭州较远,医院就诊不便,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大伯首次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了“浙二好医生”App。“回去后有问题,可以直接在App上咨询我们的医生。”临走前,王达医师嘱咐说。
令张大伯没想到的是,术后仅一个月,这款应用便派上了大用场。当时,原本病情已经稳定下来的张大伯,一时贪嘴,吃了年糕等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两次引发肠梗阻。
而正是借助手机上的“浙二好医生”,张大伯的病情都及时告知了其主治医师王达,并很快得到了医生回复。
在第二次肠梗阻发作时,温岭医院的保守治疗并不理想。无奈之下,张大伯向王达医师提出想再到杭州就诊的想法。在评估了患者路上的风险程度,并告知其到院后的就诊流程后,王达同意了患者来杭再次就诊的提议。
在张大伯北上就医的同时,医院一方也做好了床位安排等相应接诊准备。
“患者到院后半个小时就找到了自己的床位,就像开通了绿色通道一样。”王达说,这要放在过去,这么远途过来的患者想要完成这一系列程序,起码得有大半天时间。
如今,在经历一系列治疗后,张大伯的病情已较为稳定。
王达是第一批入驻“浙二好医生”的医生,也是平台上响应最快的医生之一。如今,在“浙二好医生”上回复患者问题,已成为他空闲时间里的一种习惯。“多的时候,一天会有十几个患者咨询问题。与患者的这些交流拉近了医患距离,让双方的沟通变得更为顺畅。”王达说,平时在排队吃饭时,地铁上等一些碎片化时间里,他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