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警惕饭后做这件事,可能导致肠道坏死多
TUhjnbcbe - 2020/12/29 14:59:00

俗话说的好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饱餐一顿后

有些人难免想运动运动

消消食

但是

不是你想怎么运动都可以的

当心被救护车拉走!

饭后剧烈运动

引发“肠扭转”的新闻不在少数

那么

什么是肠扭转?

为啥饭后剧烈运动会导致肠扭转?这种病还会危及生命?

今天就来系统的说说

肠扭转是肠子“打了个结”?

肠扭转,是肠管的某一段肠襻沿一个固定点旋转而引起,常常是因为肠襻及其系膜过长,肠扭转后肠腔受压而变窄,引起梗阻、扭转与压迫影响肠管的血液供应,因此,肠扭转所引起的肠梗阻多为绞窄性。

饱餐后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是肠扭转的诱发因素,为一种闭襻型梗阻。

扭转肠襻极易因血循环中断而坏死,是机械性肠梗阻中最危险的一种类型,大多数肠扭转发生在小肠。

肠管主要分为小肠、大肠和直肠三大段,它们在腹腔中弯弯曲曲,有序排列。而肠扭转则主要发生在小肠以及大肠的盲肠和乙状结肠部位,不同部位的肠扭转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小肠扭转(好发于20~40岁间的青壮年)

(1)症状①多见于重体力劳动青壮年,饭后即进行劳动,姿势体味突然改变等病史。

②临床表现为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腰背部,早期腹痛在上腹和脐周,肠坏死,腹膜炎时有全腹疼痛,呕吐频繁,停止排气排便。

(2)体征扭转早期常无明显体征,扭转肠袢绞窄坏死时出现腹膜炎和休克。

2、盲肠扭转(好发于40岁以下的成年)

(1)症状中腹或右下腹急性腹痛,阵发性加重,恶心呕吐,不排气排便。(2)体检

右下腹可触及压痛,腹部不对称隆起,上腹部触及一弹性包块,扭转早期肠鸣音活跃。

3、乙状结肠扭转(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

(1)症状

①多见于有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可以有过类似发作史。

②临床表现为中下腹急性腹痛,阵发性绞痛,无排气排便,明显腹胀是突出特点。

(2)体检

见明显的不对称性腹胀,左下腹有明显压痛,扭转早期肠鸣音活跃;扭转肠襻绞窄坏死时出现腹膜炎和休克。

·并且,肠扭转「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为啥肠扭转又叫“肠道杀手”?

肠扭转往往发病急、进展快以及病死率高,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因此有“肠道杀手”的称号。

肠扭转发生时,旋转的肠腔两端受到压迫,会形成一段封闭的管腔环路,造成“闭袢性肠梗阻”。

这种封闭以及压迫使肠管供血严重受阻,从而导致此段肠壁发生瘀血、水肿以及坏死,变得非常脆弱,一旦肠腔压力增大,发生膨胀,肠壁则极易发生肠穿孔。

一旦怀疑发生肠扭转,应立即送诊,肠扭转患者的死因多数是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的。

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进展成肠穿孔,肠管内容物会扩散至腹腔内,引起急性腹膜炎。病情严重者还会发生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甚至中*性休克,死亡率高达15-20%。

饭后剧烈运动更容易得肠扭转?

为什么饭后剧烈运动更容易肠扭转?

人们饱餐运动后发生肠扭转病因包括身体解剖因素、物理因素以及动力因素,其中身体解剖因素是先决因素,而物理因素和动力因素为诱发因素。

1、身体解剖因素


  由于某些原因或先天因素,有些人的肠襻和肠系膜会比较长,或者附着在腹膜后处的肠系膜根部比较狭窄,从而这些人容易在饱餐运动后发生肠扭转,使肠腔压迫变窄,并影响胃肠道的血液运行和供应。

2、物理因素


  发生肠扭转的物理因素主要是指肠道的内容物较多、肠道的重量增加,导致肠道的负担增加,增强肠道的蠕动。这种现象常见于进餐时,摄入大量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脂肪含量多的食物,或者是肠道内有大量的蛔虫,或者是肠道内有较大的肿瘤,亦或者是便秘患者的肠道内有大量的较干的粪便。

3、动力因素


  发生肠扭转的动力因素主要是指饱餐后进行剧烈运动。如果人们在饭后进行剧烈运动,肠道会产生剧烈的蠕动收缩,或者肠道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可能使不同肠道的运动不同步,在存在发生肠扭转的物理因素和身体解剖因素的前提下,便容易发生肠扭转。

饱餐后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是青少年常见的肠扭转诱因。在这种状态下,肠道内容物较多,重量增加,其蠕动收缩也会更加剧烈,且肠道各段不同步,导致肠道位置发生改变,使其更易发生扭转。

既然肠扭转这么可怕,该如何预防肠扭转的发生呢?

如何预防肠扭转?

对于肠扭转的预防建议,主要是针对诱发肠扭转的外因,即要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避免在饱餐后立即进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需要身体前俯和旋转的劳动,在医学上对预防肠扭转有一定意义。

最后,应定期体检排查肠道疾病。一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特殊不适,医院就诊。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饭后做这件事,可能导致肠道坏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