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案例分享看病不是到饭店吃饭
TUhjnbcbe - 2021/6/23 22:46:00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 http://pf.39.net/bdfyy/bdfjc/

有人说过,很多人把看病当作一种普通的消费行为,和到饭店吃饭一样,是可以享受服务的;但是,看病并不是到饭店吃饭,你不能选择厨子,甚至也不能点菜,但你有不接受不吃的权利。

——题记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看病

年5月,国内疫情刚刚缓解,一位远在甘肃兰州的患者家属找到了我。

患者49岁,女性,年11月身体不适入院检查,不幸确诊卵巢癌,当月顺利手术切除,约定定期随访,三个月后复查。3个月后,疫情爆发,举国封城,患者病情复发但无法入院治疗,病情被耽误。联系到我的时候,腹水、疼痛、肠梗阻十余日,听别人介绍,医院肿瘤专家可以某方法治疗腹腔肿瘤,想来广州搏最后一线生机。

我这边拿到病历之后直接和合作专家联系,专家为病人做了线上会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原发病灶已经切除,现在复发转移,家属所了解的治疗方法本身已经不适合患者,而且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未必能承受的了;第二,肠梗阻原因待查,在和死神赛跑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是补短板的过程,虽癌症致命,但可能肠梗阻导致不能排泄,患者都会自己给自己*死;第三,未知具体转移情况和转移程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

把这个结论解释给患者家属,并明确告知,病情相当危重,医院有不接收的可能,他所点名求医的专家已经明确表示床位紧张、病情严重,无法接收了。

最后患者和家属商定,全程我这边安排,争分夺秒。

于是,三天后患者和家属飞到广州,医院,并在周末请合作专家出诊和完善检查项目,周一上午拿出诊断结果。PET-CT显示,肿瘤多脏器弥漫性扩增;腹腔转移;肿瘤体布满整个腹腔,把肠道紧紧的束缚,使其无法正常蠕动,导致肠梗阻现象,但不完全是肠梗阻,因为肠功能和分泌情况良好。为解决问题,专家方案如下:外科手术不适合,用介入方法,尝试缩小肿瘤,让肠道保持通畅,解决生命短板;做细胞基因靶向配对,如果配对成功,相关靶向新药对该病情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医院为其申请价格优惠(用一盒送三盒);中枢神经镇痛,解决患者出现的疼痛问题。

患者家属表示认同,对于治疗效果和预期生命长度,无法回答,只能说不够乐观。

三天后,介入完成,但效果不理想,主要是肿瘤过于庞大,充满了整个腹腔;十天后,靶向结果出来,很遗憾,没有成功配对,用广谱药不完全对症,价格较高,不建议尝试;中枢神经镇痛,因为器械和耗材成本较高,患者家属表示承受不了,只能采取常规镇痛,增加剂量和次数;基于HAN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敏感,建议静脉分两次滴注亿单位。

经过HANK细胞输注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输注二周后,患者有排泄行为,虽然少,但明确梗阻缓解;迅速做腹部CT复检,肿瘤有明显缩小迹象。

专家组经慎重讨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再次行介入栓塞,控制肿瘤大小;保证肠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尝试恢复流质饮食(因无法排泄,已经停止进食进水一个月余);继续免疫细胞治疗一到两个疗程,之后再做相关评估。

介入栓塞手术第二次相对成功,术后二周复查,体内肿瘤缩小近30%,对肠道的压迫束缚得以缓解;经免疫细胞治疗后,患者疼痛感减轻,精神状态良好。

年7月,患者达到出院指征,安排出院,但身体较为虚弱,不建议乘坐飞机或高铁。患者家属在征求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请医护人员陪同下,用保姆车回甘肃。

“我们采取的是边走边休息的策略,顺便看看中国的大好河山。”患者老公事后和我沟通说,从广州到兰州多公里,他们走了小一个月,边走边玩,患者的身心很放松,情绪也很高涨,对病情的恢复还是很大的,“要知道,当时她知道自己没有基因没有匹配上的时候,眼睛一下就没光了,放弃了。现在每活一天都是挣到的。”

鉴于患者的病情当时的严重程度,没有哪位医生敢去预测还能活多久,要花多少钱,但是我们合作的医生,是最想让患者康复的,是想着帮患者省钱的。用我们一位合作专家的话说,医院很大,多收患者钱,我揣不到身上;帮他们省下点,就给他们多一点治愈的希望。

年3月,也有一位患者家属找到我,明确要求我司帮医院某位专家的门诊,并要为其安排某日前的手术。

这个患者的情况我比较熟悉,因为也跟进了很多年,男性,今年65岁,最初发病的时候60岁左右。

最初是年左右,确诊肺癌,让我帮联系中山系专家诊疗,因为发现较早(很多人觉得肺癌一旦发现就是晚期,其实只要定期做肺部低剂量ct,并请专科专家认真阅片,肺癌早期发现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因为肺癌中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且有部分症状容易被其他疾病症状混淆,导致误判断,没有做细致深入的检查和规范的治疗,最终导致病情的恶化。)手术比较顺利;之后年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肾脏结石和前列腺癌变,让我帮联系中山系的专家进行诊疗,我建议通过我们MDT团队先做会诊再约专家,其拒绝,所以就帮对接了专家,没有继续跟进。

今年3月,报告单显示“肝内低回声病变,考虑肝Ca可能性大”,医院的手术治疗。医院进行了联系,床位太紧张,病情发展又较快;我只好伙同合作医生前期会诊,会诊结果是先在医院安排住院,紧急完善相关检测和制定治疗方案,治疗过程建议辅助免疫细胞治疗(提升免疫功能和清除体内垃圾、*素,吞噬癌变细胞等)和干细胞治疗(脏器器官和脏器功能修复)。

在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的时候,他们否定了我们的方案,医院某日前完成手术即可。

于是,我们拒绝了。原因有两点,第一,医院床位紧张、手术安排紧张,我们如果只安排床位和手术,对其他患者来说,有失公平;第二,如果只联系了床位和手术,我们MDT多学科会诊的功能就被淡化了,和一般*牛无异。更主要是,这对患者病情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是呀,多年来从事相关医疗服务工作,见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很多人一直把看病就医当作去饭店吃饭、景点购物一样,以为是简单的价值交换和服务的购买。其实这是不对的,首先,医疗就不应该被认同是一种服务,它是一种手段,服务可以不选择,但手段是唯一方法,生病了,要用手段来解决,而不能靠服务来解决。其次,医疗行为是有专业壁垒的,不是一个没有经过医疗训练的人立刻能领悟的,有句俗话叫“久病成医”,前提也是要久病,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和认知的过程。

很多人在没生病的时候,被周边人或事带动,去做所谓的投资健康,去健身、去运动、去养生、去进补,其实,这都不错;但是在生病的时候再去盲从,以被商业营销行为洗脑后眼光看待世界,就是对自己和生命的不尊重了。

还是那句话,看病不是到饭店吃饭,不能指定厨师、不能点菜,只有接受或拒绝的权利。更何况,没有经过医疗训练的人也无法知道哪位医生是好是坏,是否擅长。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分享看病不是到饭店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