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美国医生DougHess完成首例开放袖状胃切除术(SG),作为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的第一部分手术,当时是一种过渡性的术式。由于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许多患者不再需要或不愿接受第二步手术,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减重术式。几十年的发展,逐步规范操作要点及技术指标:胃底和大弯侧的完全游离,32~36Fr支撑胃管,距离幽门2~6cm作为切割起始点,完全切除胃底和胃大弯,完整保留幽门。在临床操作中,我们发现LSG看似简单,做好并不容易。如胃底部游离时,胃短及胃后血管的离断过程中非常容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或者损伤脾脏上极,许多医生为了安全宁可保留部分血管分支,从而导致胃底部切割不完全,增加病人未来复胖的风险。胃窦部切割过程中,与胃角切迹的距离把握不当,极易引起残胃的扭转或者狭窄。胃食管交界处是胃漏最易发生的部位,如何在充分游离和保留血供之间达到平衡,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残胃的切缘缝合在许多中心已经成为常规,但是缝合的目的是预防漏还是预防出血,是全层缝合还是内翻缝合等等,都与主刀医生的经验密切相关。
减重代谢手术作为一种治疗良性疾病的医疗技术,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是病人及家属都难以接受的结果。2019版《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将并发症分为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前者是指术后6周内,后者是指术后6周后发生的并发症。大多数减重外科医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