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直肠与结肠的交界处,因此经常与直肠癌被统称为结直肠癌。结肠癌会向多个内脏器官、组织侵犯,对患者身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已跃居我国第3-5位高发恶性肿瘤,成为仅次于肺癌的我国第二大高发肿瘤。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从癌前病变进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时间窗口。
在我国,85%以上的结直肠癌发现时即属于晚期,即便通过以手术为主的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过40%,而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5%,甚至完全可治愈。
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对预防和降低结直肠累积死亡率至关重要,肿瘤防治,早筛先行。
结肠癌早期常无特殊症状,发展后主要有下列症状: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
腹痛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腹部肿块多为瘤体本身,有时可能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如为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可有一定活动度,如癌肿穿透并发感染,肿块固定,且可有明显压痛。
肠梗阻症状一般属结肠癌的中晚期症状,多表现为慢性低位不完全肠梗阻,主要表现是腹胀和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当发生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左侧结肠癌有时可以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为首发症状。
全身症状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素吸收等,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病程晚期可出现肝大、*疸、水肿、腹水、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
结肠镜图像
如何早期发现结肠癌
首次筛查进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和免疫法大便血检测,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
1)发现腺瘤:每隔1-3年复查结肠镜→再发腺瘤:继续每隔1-3年复查结肠镜。→若无复发:复查间隔延至3-5年。
2)未发现腺瘤:每隔5年复查结肠镜。
后续筛查每年至少检查1次免疫法大便隐血,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在早期发现结肠癌至关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