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的到来让全家人都欣喜激动,但是有些小宝宝也会带给新手爸妈一份“见面礼”,刚升级父母,对于照顾宝宝一无所知,更别说这样的小状况了。今天就给新手爸妈们普及一下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常识及预防与应对措施。
1、生理性*疸
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出生后2-3天,宝宝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会出现轻度的*染,而且有越来越*的趋势,这就是新生儿的生理性*疸。
随着肝脏功能的逐渐成熟,新生儿*疸会逐渐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疸就会退尽。
生理性*疸对宝宝一般是没有影响,不需特殊处理。但如果出现了血染现象、血清胆红素不正常、四肢或手脚心都出现*染现象,发展迅速且迟迟不退,或者稍退后又重新出现、嗜睡、不肯吃奶、烦躁,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就是病理性*疸了,一定要及时治疗!
小人身上画着,*疸出现1/2属于是轻度*疸,可以在家观察;
*疸到达3位置时,*疸就是中度了,医院监测*疸的指数;
如果*疸到了4/5两个程度,属于重度*疸,医院进行治疗。
2、便秘
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一旦新生儿早期出现便秘,必须要注意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除了这个原因外,还可能与喂养也有一定关系。
①消化道畸形。正常新生儿生后48小时之内要解胎粪,如果生后48小时未见胎粪排出,必须警惕消化道畸形。常见的与便秘有关的消化道畸形包括:先天性无肛或肛门闭锁狭窄、先天性肠闭锁、胎粪性肠梗阻或胎粪排泄延迟、肛周脓肿、肛裂、脊髓发育异常、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
②喂养不当。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完善,饮食对于排便的影响较大。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每日3-4次,奶粉喂养的新生儿一般每日排便1-2次。有时母乳与奶粉转换,或更换奶粉品牌时,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出现便秘。另外如果新生儿喂养不足,奶量及水分摄入不够,亦会导致便秘的发生。有些新生儿存在牛奶蛋白不耐受,也可能出现排便不畅的表现。
新生儿便秘,首先是要明确便秘的原因。
①如果是由于外科疾病导致,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②排除外科疾病后的其他原因,处理方式以喂养指导为主,建议母乳喂养,注意喂养方式,喂奶后可以给予轻拍背部及顺时针轻揉腹部等;
③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且有牛奶蛋白不耐受,可选择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必要时可选用益生菌;
④新生儿便秘严重,出现腹胀,影响胃纳,可考虑给予甘油灌肠或口服乳果糖软化大便处理等,但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吐奶(吞风造成的吐奶)
新生儿吃完奶后,常常会出现吐奶的情况,新手爸妈需要了解的是,这种情况宝宝并不是生病了,只是在吸奶时连带吸入了空气,在吃完奶后把空气吐出来,使得奶也跟着吐出。
预防新生儿吐奶的方法:
①喂奶姿势要正确,让宝宝的头部略微向上倾斜,形成一个角度;
②喂奶过程中,不要让宝宝吸奶吸得太快,并且不要吃太多;
③宝宝吃完奶后,不要马上将他放回小床或者让宝宝平躺,而应该竖抱一会或者帮助宝宝拍嗝;
④如果发现大量呕吐,应请教医生。
4、脐炎
脐炎是新生儿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宝宝出生之后,医生将脐带结扎,5-7天后脐带残端干枯脱落,脱落后的部位即为肚脐。
如果在月子期间,脐带还没脱落的这段时间内护理不当,就容易感染细菌而发炎,这就是脐炎。
预防脐炎方法很简单:
①保持新生儿宝宝,勤换尿布,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
②脐带未脱落时,最好每天给脐部消*;
③给宝宝洗澡要多注意,避免脐带及包扎脐带的敷料沾上水,并且要及时更换;
④一旦发现宝宝脐部有渗出液,一定要找医生看,并正确的处理。
5、湿疹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遗传倾向,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的就比母乳喂养儿多,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主要分布在面部、额部眉毛、耳廓周围,严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肤皱褶处多,如肘窝、腋下等处。
初起时为红色的小丘疹,有渗液,最后可结痂、脱屑,总反复发生,孩子会感到搔痒难受。一般不严重的湿疹,可不作特别的治疗,只是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清水给宝宝洗澡洗脸等,并且注意给宝宝皮肤保湿。
注意事项:
①越热、越潮湿的情况下湿疹越明显,因而家里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
②妈妈的饮食要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③宝宝衣物要选择透气性好、柔软的棉质衣服。
上面介绍的几种新生儿疾病,可能很多新手爸妈都能遇到,只是不同宝宝轻重程度不一样,但是这些情况大多不要紧,平时多注意观察宝宝,多学习些科学的育儿知识,方便及时应对,万一自己不能确定的情况,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童芽:专注母婴健康服务,包括24小时童芽电话医生、《新生儿·婴儿护理养育指南》、母婴课堂等,喜欢文章的家长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