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严重创伤险丧命潞河团队救新生
TUhjnbcbe - 2022/12/31 21:00:00

深冬的北京寒气入骨,凌晨5时40分,一辆救护医院的急诊抢救室。急救中心工作人员与急诊普外科、急诊抢救室值班医生快速交接病情:28岁,男性,车祸伤,胸腹部疼痛,创伤性休克!

患者张先生被紧急送入抢救室后,急诊科护士快速建立静脉补液通路,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监测。急诊外科医院创伤救治绿色通道的急救流程,立即联系创伤救治组长,为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创伤评分、快速补液抗休克,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并优先安排各项检查,6时12分,张先生完成了胸部+腹部CT平扫,结果显示多发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主动脉弓及降部近段血管壁显示模糊。医学影像科王辉医师敏锐地发现主动脉异常,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向临床医生汇报。胸外科刘洋医生也同时发现患者胸腔内的积血量少与体征不相符,虽然经过积极补液,但生命体征仍不稳定,双侧股动脉搏动弱,结合胸部外伤和胸部CT平扫上的主动脉弓及降部显示模糊,考虑不除外创伤性主动脉夹层。得到及时反馈的创伤救治小组闫昌葆副主任医师立即亲自护送张先生紧急完善了主动脉CTA检查。半小时后,主动脉CTA检查证实降主动脉起始部创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血通过主动脉内膜上的破口不断进入假腔,主动脉峡部瘤样扩张,主动脉有破裂趋势,且内膜套叠阻断了血流。张先生已经出现了下半躯体缺血表现,夹层的迅速进展导致主动脉破裂、重要脏器缺血等都将随时夺去这个年轻的生命!这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外科急危重症,治疗必须争分夺秒!

血管外科赵亮主任、张杰副主任医师火速赶到抢救室,在仔细阅片和分析后决定马上在局麻和监护下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避免突发的主动脉破裂而危及生命。治疗方案制定后,紧急通知手术相关各部门,急诊重症监护室备床收治,予以监护镇痛补液术前准备;导管室杨莲香护士长组织导管室医技护理团队紧急到位,做好仪器设备检查启动和手术器械的准备。张杰副主任医师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取得信任。8时10分,张先生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主任叶钢的护送下到达导管手术室。大家齐心协力,在密切监护下,把体重近公斤的患者平稳地移送到手术床上。血管外科医疗团队精准穿刺,造影再次证实为降主动脉起始部的创伤性夹层,几近破裂。术者小心翼翼地将导丝通过已经不完整的血管内膜受损区域,顺利到达升主动脉,再次造影显示位置无误后,导入主动脉覆膜支架。9时10分,主动脉覆膜支架精准打开,严密封堵住主动脉损伤部位,张先生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了,双侧股动脉搏动有力,胸部疼痛减轻。仅用1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张先生安全回到急诊重症监护室继续监护治疗,危险初步解除!

术后第1天,张先生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由急诊重症监护室转入了血管外科普通病区。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终于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张先生的病情再次出现转折!12月5日,张先生在进食苹果后,出现了明显腹痛、腹胀,排气减少,没有排便,并出现发热,伴咳嗽及喘憋,腹部CT提示肠管积液积气,胸部CT可见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血管外科紧急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后,考虑创伤后麻痹性肠梗阻,发热考虑肠道菌群移位。中医科马海舰医师通过辨证论治,对张先生进行了针灸治疗;胸外科在超声定位下进行了床旁双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12月7日,张先生的腹胀及喘憋症状明显缓解;12月9日开始出现排气排便,腹部肠管积液积气明显改善;12月10日恢复进水;12月12日开始恢复半流食。目前,张先生病情稳定,饮食恢复,逐渐开始下床活动,各项指标稳定,将于近日康复出院。

创伤性主动脉夹层是胸部外伤中较隐匿但后果却极其危重的一类并发损伤,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胸腔内主动脉弓有一定的活动度,而降主动脉近端位置较固定,在创伤导致突发位移的情况下,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近端交界处容易撕裂,产生主动脉夹层甚至直接导致主动脉破裂,漏诊率及死亡率极高。确诊时间往往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医院严重创伤救治中心“创伤救治绿色通道”的建立,已经成功救治了7例创伤性夹层患者。急诊科医护团队的快速响应和伤情评估,医学影像科的快速响应、快速检查、认真阅片、危急值汇报,胸外科团队对于创伤性夹层的高度警惕,急诊重症监护室的严密监护保驾,血管外科和手术室及时快速流畅的手术配合,以及术后中医科、营养科等多科室对于并发症的治疗,是潞河速度和多学科联合精准救治的集中体现。医院在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患者在医院获得新生提供了有力的医疗保障!

1
查看完整版本: 严重创伤险丧命潞河团队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