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肠梗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惊心青岛5岁娃腹痛腹泻,拍片一看竟现
TUhjnbcbe - 2023/2/5 17:59:00
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40803/4439821.html

并不是所有玩具都适合小孩子玩,家长再疼爱孩子,在购买玩具的时候,也得琢磨琢磨。

前不久,医院急诊科接诊一位腹痛、腹泻的5岁患儿,影像科医生通过拍片发现,其体内有一串类似项链的不明物体。

追问病史得知,原来患儿在家里玩哥哥的玩具,因好奇吞食了40多颗磁力珠。

事后,患儿不敢告诉父母,只说肚子疼,家长以为是阑尾炎,医院就诊。幸好发现及时,通过手术开腹探查成功取出,患儿转危为安。

无独有偶,近日,另有一名6岁的男童也因误食14颗磁力珠而到医院就诊。

CT显示,14颗小珠子挂在男童的胃部,后经医生手术才将其完整取出。

新闻多知道

磁力珠又叫巴克球,是由多颗球状强磁石组成,是现在广泛流行于少年儿童中的玩具。

每颗直径只有3~5毫米,由高强度磁化材料制成的磁球具有强大的磁力,玩家通过发挥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图像,颜色各异。

作为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因其可玩性高、可变换各种造型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欢。

对于小朋友来说,彩色的小珠子总是充满吸引力,尤其这些珠子很像糖果,小孩子会好奇能不能吃,是什么味道,极易造成误食。

医院影像科

主任张玉光介绍

若吞食一颗磁力珠可自行排出,若吞食多颗,磁力球会随小肠蠕动向下运动。

由于肠管柔软、狭长和弯曲,当不同位置的磁球运行到邻近的肠曲部位时,强大的磁力相互吸引,会挤压肠管,导致肠管逐渐缺血、坏死,最后穿孔。

如果肠管其他部位还有磁珠,就会依次再发生吸引夹挤肠管。

最后磁珠形成链珠状,夹挤的肠管相互折叠,形成肠梗阻,这种必须通过手术取出,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血液中*或者死亡。

延伸阅读:

5岁男童吞下46颗,胃肠十处穿孔仍住在ICU

5岁男孩腹痛、呕吐,手术中医生从其腹腔取出46颗磁力珠(巴克球)玩具,这些磁力珠已造成他胃肠10处穿孔——澎湃新闻9月4日从温州医院了解到,男孩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治疗。

1日凌晨,温州平阳县一名5岁男孩因腹痛、呕吐,医院拍片发现腹腔内有一串手链样异物,连夜转院至温医大二院。

“患儿有肠梗阻症状,进一步检查发现肠胃道里有一颗颗互相吸附的圆形小珠,一看就是磁力珠。”温医大二院小儿外科主治医生何国荣告诉澎湃新闻。

1日下午,男孩接受了手术,术中发现胃、十二指肠、小肠内都有磁力珠。因有磁性,这些小珠在消化系统内隔着肠壁、胃壁互相吸附,造成胃肠10处穿孔,每处穿孔直径近3毫米。

“手术一共取出46颗磁力珠,光补穿孔就花了4小时,其中十二指肠的穿孔最危险,处理不好可能引发大出血。”何国荣说,所幸磁力珠没从穿孔处“跑”出,引发腹膜炎,否则手术难度更大。

男孩父母称,磁力珠是几个月前网购的玩具,平时儿子很喜欢玩。

磁力珠是一种磁力玩具,材质基本为钕铁硼、镀镍,每颗直径约5毫米。澎湃新闻搜索发现,网购平台上颗磁力珠售价约三四十元,标注适用年龄为14岁以上,但买家评价显示有不少低龄儿童也喜欢玩。

“磁力珠颜色鲜艳,有的孩子会误当糖果食用。”何国荣说。据该院统计,近三年已接诊15例吞下磁力珠后经手术取出的患儿。

哪些异物容易被孩子误食?

误食后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

家长注意,

带你的孩子远离这些东西↓↓↓

硬币、磁力钢珠、游戏币、弹珠、棋子等,其中硬币发生的情况最多。

这类异物对孩子损伤相对较小,大部分能够自行排出,但也可能会滞留胃内。

危害极大的是近期市场上售卖的磁力钢珠。

棒棒糖棍、铁钉等,此类异物可能留滞胃内,不易排出,引起胃黏膜损伤甚至是穿孔。

以纽扣、电池占比最高、危害性最大。

纽扣电池进入孩子胃肠道后容易被胃酸等胃肠溶液腐蚀,4~6小时会导致化学物质泄漏,需短期内取出,否则危及生命。

枣核、牙签、鱼刺等,此类异物容易划伤食道,引起局部感染、穿孔、主动脉弓大出血。

来源:综合半岛都市报、遵义晚报、多彩贵州网、澎湃新闻

流程编辑:TF

1
查看完整版本: 惊心青岛5岁娃腹痛腹泻,拍片一看竟现